中国残障老年人的家庭、居住安排及照护需求预测

时间:2025-04-14 [关闭窗口]

  1.研究背景

  预计到 205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3.8 亿,是 2010 年的 2.11 倍。这一增长态势很可能会大幅提升对残障老年人照护服务的需求,涵盖诸如进食、穿衣、洗澡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动(ADL),以及其他各类服务。本文运用 ProFamy 扩展队列成分法 / 软件,对 2020 - 2060 年间中国按城乡划分的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以及按城乡和性别区分的老年人口总数和独居老年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

  2.数据与方法

  作者针对未来相关人口统计学参数,设定了高、中、低三种情景。借助 2021 - 2022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估算出 2020 年按城乡、年龄和性别划分的日常生活活动(ADL)残障率。基于这些估算出的残障率,设定了三种未来残障率情景,并将其与中等人口情景相结合,以此预测按城乡和性别划分的日常生活存在残障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独居且有残障的老年人口数量。

  3.主要研究发现

  (1城市老年人口增长与残障趋势

  从 2020 年至 2060 年,城市地区老年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增长,其中独居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更为显著。倘若老年人口中日常生活活动残障率没有下降,那么残障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将远超老年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而且,独居残障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会远大于所有独居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

  例如,在城市地区,老年女性人口总数将增长 274.6%,老年男性人口总数将增长 282.3%。残障老年女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462.6%,残障老年男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450.0%。独居老年女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310.3%,独居老年男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666.0%,而独居且残障的老年女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516.2%,独居且残障的老年男性人口数量将增长 1001.9%。

  (2)老年人口残障状况的性别差异

  相较于老年男性,老年女性在日常生活活动残障方面面临更为突出的劣势。在农村和城市地区,患有 “日常生活活动残障”“慢性病” 或 “认知障碍” 的老年女性数量均多于老年男性。具体而言,在 “日常生活活动残障” 和 “慢性病” 类别中,城市老年女性的数量最多;在 “认知障碍” 类别中,农村老年女性的数量最多。

  (3)老年抚养比

  2020 年至 2060 年期间,老年抚养比将持续上升。农村地区的老年抚养比将比城市地区更为严峻,这主要归因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年轻人向城市迁移,而老年人则留在农村。

  (4)独居老年人比例上升

  在未来四十年里,独居老年人的比例将显著提高。在农村地区,尽管到 2060 年老年男性人口总数相较于 2020 年有所下降,但独居老年男性的比例将稳步上升。在城市地区,2020 年至 2060 年间,无论男女,独居老年人口数量的相对增长幅度都将大于老年人口总数的增长幅度。城市独居老年男性的比例增长尤为明显,从 2020 年的 10.0% 上升至 2060 年的 20.1%(增长了 100.4%)。

  4.结论

  本文所呈现的预测结果,为深入了解残障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的未来趋势提供了切实且详尽的视角。这些预测结果对于政府的政策分析、未来公共服务的战略规划,以及私营部门的市场潜力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建议,要确保老年男性和女性享有平等福利,消除再婚障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农村老年照护服务的投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抚养比,鼓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年迈父母接到城市,以及实施相关政策,促使成年子女尤其是未婚子女在父母身边居住或与父母同住。

来源:大国人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