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模式大盘点,你 pick 哪一种?

时间:2025-04-24 [关闭窗口]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国外那些超有特色的养老方式,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

  01 德国:合租互助式养老

  德国老龄化严重,且德国人没有养儿防老观念,养老院费用又高,所以 “互助式养老” 应运而生。

  志趣相投的退休老人自愿组合,一起合租生活。他们各有独立卧室和卫生间,保留私人空间;共用厨房餐厅,定期举办集体活动。日常各做各的饭,休闲时间聚餐,还会一起旅游。谁生病了,其他人会主动照顾。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孤独问题,还能节约开支。

  02 瑞士:时间银行养老

  “时间银行”由瑞士联邦社会保xian部开发。退休后身体好的老人,每周抽出几小时去当义工照顾居家老人,服务时长会存入社保个人账户,会获得一张 “时间银行ka”。等自己需要照顾时,就能支取 “时间和时间利息”,获得护理。如果最后不使用存的时间,还能折成金qian或物质奖励给老人或继承人。

  “时间银行”养老既节约国家养老开支,又能缓解老人寂寞,瑞士《每日导报》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瑞士年轻人也希望参加这类养老服务。

  03 日本:托老所养老

  日本的日间介护服务,也就是 “托老所”。和传统养老护理不同,它更注重维护老人尊严,帮助老人发挥自身生活能力。

  托老所一般在社区民宅内,每天用专车接送老人,里面有专业护理人员,规模不大但功能多样。老人可以白天在托老所接受全方位服务,参与娱乐社交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温暖。对老人和子女来说,都大大减轻了看护压力。

  04 美国:CCRC养老社区模式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指在复合式养老社区,设置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和健康管理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集健康管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综合管理为一体,涵盖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服务。

  CCRC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有超过50%的美国老人倾向或已经入住社区养老机构。

  05 新加坡:乐龄公寓居家养老

  新加坡生活的老人,有一个独特的尊称,叫“乐龄人士”。这是对60岁以上退休老人的尊称,字面意思就是“到了快乐的年龄”,希望他们能够晚年生活祥和安乐。

  乐龄公寓是新加坡自1998年开始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允许新加坡公民卖掉持有的大房子套现,一部分用来购买乐龄公寓,另一部分作为养老金之外的补充资金。这类公寓通常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价格低廉。乐龄公寓一般都建在成熟社区内,各种设施齐全完善,公共交通便利。此类公寓使用权一般为30年,可延长使用期但不能转让和继承。

来源:湖南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