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遭遇下雪天?跟权威骨科大夫学习防摔倒的走路姿势!

时间:2022-02-11 [关闭窗口]

  漫天的雪花,

  真心让人觉得一切都变得很美好。

  可是我们在享受雪趣的同时,

  雪后路滑也成了麻烦事儿。

  那么雪天出门怎样预防滑倒摔伤,

  摔伤之后又该怎么做呢?

  今天,

  为大家介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大夫们

  推出的一份“冰雪天走路宝典”。

  其实,医生们要告诉大家的就一句话:

  请向呆萌的企鹅君学习走路!

  为啥学企鹅走路能在雪地不摔跤?

  技巧关键是:

  走路摇摆

  这么做的目的是控制身体平衡

  还有,要双脚不停地小步向前走路,

  外八字是最好的,

  保证自身重心在脚下,

  步伐短,曳步走。

  学习企鹅走路的具体方法是:

  膝微曲,平脚走

  学企鹅,外八字

  保重心,在脚下

  注意看,落脚点

  短步幅,曳步走

  手臂伸,在两侧

  注意力,保平衡

  慢慢慢,慢地走

  同时建议雪天出门穿高鞋帮能支撑踝部,且鞋底防滑的鞋。

  雪天出行,不慎跌倒要正确防护

  雪天地滑,摔跤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在摔倒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可大大减少骨折。

  01

  万一摔倒用手撑地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即使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骨折,此外,摔倒后的保护机制的减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下图是年轻人常见的摔倒姿势:

  在摔倒后,用双手支地去缓冲摔倒的影响

  而老年人的摔倒常见的姿势,是这样:

  老年人遭受髋部骨折时没有向前的动力,缺少上肢缓冲保护机制,通常直接摔到髋部。

  跌倒后比较常发生的,一是臀部着地导致的股骨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二是用手撑地导致的手臂骨折。

  老年人,一旦发生股骨骨折

  需要长期卧床

  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

  我们该如何把伤害减少到最低呢?

  万一摔倒,用手撑地

  专家表示,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用手撑地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

  如果摔倒的时候,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这种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而且康复训练也容易做,更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而老年人跌倒时坐到地上,支撑点落在臀部,很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或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摔倒后,通常倒在地板上自己不能起来。骨折后需要卧床3个月,愈合非常慢。如果椎体压缩超过1/2,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需要手术治疗。

  02

  滑倒后先要检查伤势:不要贸然爬起来,先要查看有没有骨折的情况;

  滑倒后首先要对四肢和关节进行自我检查,看看主要关节能不能活动。如果感觉肢体特别疼痛,而且有反常活动,就有发生骨折的可能。

  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即便是发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乱揉乱动,应该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到附近医院治疗。

  03

  摔伤后不要揉捏患处:揉捏既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会加重水肿;

  人们摔伤之后第一反应是会用手去揉一揉伤处,以为可以缓解疼痛。其实这样做既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加重伤情。

  雪天路滑老年人尤其注意!

  老年人腿脚不便非常容易滑倒,老年人之所以摔倒后容易出现髋部骨折,而髋部骨折对于老人来说这些是致命性的,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所以提醒大家腿脚不便的老人,在没有必需的特殊情况下,雪天尽量别出门

  如果必须出行也要选择一些防滑的鞋出门。浴室里也是老年人摔倒发生率很高的地方。进入浴室,一定要穿防滑的拖鞋,放置防滑垫,淋浴完要及时擦干地面。无论是晨起还是午睡,睡醒时都不要起床过猛,不要醒了就马上下床活动,睡醒以后可以在床上坐1分钟,让大脑充分清醒的情况下再下床活动。

  冰雪天出行,安全第一条。

  大家都要当心哦。

来源:北京西城疾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