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常见的这种细菌感染,该如何使用抗生素?

时间:2020-03-28 [关闭窗口]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根据《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已成为医院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通常是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由质粒介导,能够水解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肠杆菌科细菌重要的耐药机制。《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7-2018革兰氏阴性菌检测报告》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表型检出率分别为54.6%和28.1%。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社区或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腹腔感染等的重要致病菌,因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其无效,常延迟了有效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产生不良后果。那么,对于产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可选用哪些抗菌药物呢?
  目前推荐用于治疗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药物:
  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是目前治疗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各种感染最为有效和可靠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品种有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
  2.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ESBLs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能够有效避免抗菌药物的水解。目前对产ESBLs菌株感染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复方制剂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3.头霉素类:头霉素类对ESBLs稳定,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其耐药率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认为头霉素类虽对大多数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ESBLs的细菌所致感染的疗效未经证实。
  4.氨基糖苷类:尽管产ESBLs菌株通常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但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不高,尤其是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临床上氨基糖苷类药物仅作为产ESBLs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的联合用药。
  5.氧头孢烯类: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对ESBLs稳定,体外试验表明其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目前推荐用于产ESBLs菌株导致的轻度感染或降阶梯治疗。品种主要为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
  6.磷霉素:体外药敏显示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磷霉素尿液浓度高,主要推荐该药作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药物。
  7.呋喃妥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其敏感性高,该药仅在尿液中可达有效浓度,故仅用于轻症尿路感染的治疗,或用于尿路感染的序贯治疗或维持治疗。
  8.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作为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细菌具有相对稳定的杀菌作用。四代头孢菌素同样具有接种效应,对于细菌高定值的肺部感染可能疗效欠佳。因此,只有当细菌对头孢吡肟的MIC值处于较低范围时,尤其≤1mg/L时,可考虑选择应用头孢吡肟用于治疗产ESBL细菌引起的感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