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上瘾是病!很伤心!该怎么治?
时间:2019-06-27 [关闭窗口]
“吸烟危害健康”人所共知,但更多人只了解吸烟会带来癌症,却对香烟对心血管的伤害知之甚少。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1994年就公布过一项研究结果:香烟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损伤动脉血管壁,令人体血管老化提前10年;吸烟还会引发血脂异常、产生栓塞、冠脉病变,促使心脏病、脑出血的发生。
英国心脏基金会报告表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急性心梗发病风险增加7倍,心梗死亡率增加60%;吸烟使冠心病患者猝死风险增加3倍以上;戒烟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降低40%。
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2012年版)指出:所有的吸烟形式,包括被动吸烟,都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必须避免吸烟。
在第十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康复论坛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宁夫教授强调,烟草依赖是一种成瘾性心理疾病,要戒烟,根除心理依赖是关键。
目前有不少戒烟药物能够有效减少戒断症状,解除生理依赖,提高戒烟成功率。然而难以去除的“心瘾”令“戒了又吸,吸了又戒,戒了再吸”成为吸烟人群的常态。
王宁夫教授强调,吸烟的心理依赖早于生理依赖,而生理依赖又会强化心理依赖。戒烟的整体治疗,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戒烟愿望、增强戒烟毅力、解除条件反射、治疗戒断症状、实施心理干预。
1、强化戒烟愿望
虽然大部分吸烟人群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都有戒烟的愿望,然而这个大而泛的概念却并不能令吸烟者切实的意识到烟草对自身的危害。
因此,应从吸烟者已有的症状或疾病出发,明确告知该疾病与烟草的联系,再进行戒烟科普教育,更能有效的强化其自身的戒烟愿望。
目前已知的吸烟给人类带来的疾病有:
2、增强戒烟毅力
戒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重在“坚持”。对于戒烟人群,除了时时鼓励外,更应让他们明确戒烟的重要益处——不管是否有心血管疾病(CVD)史,戒烟均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
3、解除条件反射
很多吸烟者都会有一些特定的吸烟习惯,比如有些人上洗手间时吸烟,到会议室时吸烟等等,以至于形成条件反射,到了这些特定场合或者时间,总忍不住想吸烟。
因此,在戒烟时矫正与吸烟相关联的因素,如时间、场所、状态、行为、环境等,解除条件反射,对成功戒烟很有帮助。
不妨试试:
清除家庭或办公室里与吸烟相关的物品;
不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等;
在以往经常吸烟的场所摆放戒烟提示牌;
一个月内暂时中断与烟友的社交活动;
主动回绝烟友敬烟;
回避二手烟。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1994年就公布过一项研究结果:香烟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损伤动脉血管壁,令人体血管老化提前10年;吸烟还会引发血脂异常、产生栓塞、冠脉病变,促使心脏病、脑出血的发生。
英国心脏基金会报告表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急性心梗发病风险增加7倍,心梗死亡率增加60%;吸烟使冠心病患者猝死风险增加3倍以上;戒烟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降低40%。
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2012年版)指出:所有的吸烟形式,包括被动吸烟,都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必须避免吸烟。
在第十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康复论坛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宁夫教授强调,烟草依赖是一种成瘾性心理疾病,要戒烟,根除心理依赖是关键。
目前有不少戒烟药物能够有效减少戒断症状,解除生理依赖,提高戒烟成功率。然而难以去除的“心瘾”令“戒了又吸,吸了又戒,戒了再吸”成为吸烟人群的常态。
王宁夫教授强调,吸烟的心理依赖早于生理依赖,而生理依赖又会强化心理依赖。戒烟的整体治疗,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戒烟愿望、增强戒烟毅力、解除条件反射、治疗戒断症状、实施心理干预。
1、强化戒烟愿望
虽然大部分吸烟人群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都有戒烟的愿望,然而这个大而泛的概念却并不能令吸烟者切实的意识到烟草对自身的危害。
因此,应从吸烟者已有的症状或疾病出发,明确告知该疾病与烟草的联系,再进行戒烟科普教育,更能有效的强化其自身的戒烟愿望。
目前已知的吸烟给人类带来的疾病有:
2、增强戒烟毅力
戒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重在“坚持”。对于戒烟人群,除了时时鼓励外,更应让他们明确戒烟的重要益处——不管是否有心血管疾病(CVD)史,戒烟均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
3、解除条件反射
很多吸烟者都会有一些特定的吸烟习惯,比如有些人上洗手间时吸烟,到会议室时吸烟等等,以至于形成条件反射,到了这些特定场合或者时间,总忍不住想吸烟。
因此,在戒烟时矫正与吸烟相关联的因素,如时间、场所、状态、行为、环境等,解除条件反射,对成功戒烟很有帮助。
不妨试试:
清除家庭或办公室里与吸烟相关的物品;
不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等;
在以往经常吸烟的场所摆放戒烟提示牌;
一个月内暂时中断与烟友的社交活动;
主动回绝烟友敬烟;
回避二手烟。